自然铜形成于各种地质过程中的还原条件下,常见于氧化铜矿石中。自然铜的形成主要与辉铜矿的氧化有关,是硫化铜转变为氧化铜的中间产物,所以自然铜常呈细粒存在于赤铜矿中;其次,自然铜的形成还与CuSO4与Fe2O3的相互作用有关,因此,自然铜又常存在于褐铁矿中。热液成因的自然铜呈细分散关态与沸石、方解石等在一起。伴生矿物主要是次生硫化铜和赤铜矿。
一、方法概述
乙二胺-HgCl2法 试样先用乙二胺溶液浸取氧化铜矿物,在乙二胺溶液中加入少许2,3-二巯基丙烷磺酸钠可降低自然铜的浸取率。在规定条件下,自然铜仅溶解1.6%,而所有氧化铜矿物溶解近完全。分离氧化铜后,以含盐酸羟胺的HgCl2乙醇溶液浸取自然铜。加盐酸羟胺是为了破坏自然铜表面上的2,3-二巯基丙烷磺酸钠膜。此时,自然铜溶解完全,硫化铜的浸取率在2%以下。
KCN-水合肼法 自然铜在KCN溶液中由于下述反应则被浸取,
2Cu+8CN-+2H2O=2Cu(CN)43-+H2+2OH-
2Cu+8CN-+O+H2O=2Cu(CN)42-+2OH-
由反应式可知,增加碱度和引入还原剂,可阻止反应发生。为此,用KCN-水合肼溶液浸取氧化铜和次生硫化铜,这两类矿物的溶解不受还原剂存在与否的影响。浸取化铜和次生硫化铜后,可用氨水-(NH4)2CO3或FeCl3溶液浸取自然铜。
AgNO3法 当试样中不含次生硫化铜时,可用10-20g/LAgNO3溶液在0℃时浸取自然铜,,所有氧化铜不干扰测定。
二、分析步骤
乙二胺-HgCl2法测定 称取0.5000g-2.0000g试样置于锥形瓶中,加入50mL3%乙二胺、0.125g2,3-二巯基丙烷磺酸钠、1.5g NH4Cl、2g无水Na2SO3,振荡30min,过滤,洗涤,滤液弃去或测定自由氧化铜。残渣中加入50mL 30g/L盐酸羟胺-20g/L HgCl2-乙醇溶液,振荡30min,过滤,洗涤,滤液加热蒸发至30-40mL,稍冷加入15-20mL硝混酸,继续加热破坏有机物,并冒烟至干,测定铜。
KCN-水合肼法测定 称取0.5000g试样,加入10mL 100g/L KCN-50g/L水合肼溶液,浸取2-3min,过滤,洗涤。残渣加入50mL60g/L FeCl3溶液,振荡1h,过滤,于滤液中测定铜。或用氨水-(NH4)2CO3溶液浸取自然铜,于滤液中测定铜。
免责声明: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为了传递信息,我们转载部分内容,尊重原作者的版权。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,并非商业用途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